秋光裡的一枚果
作者/琹涵
《慢讀元曲》在美麗的秋季出版,的確是讓人開心的事。
它像一枚果,曾經在春天開花,燦爛而迷人;曾經在夏日裡醞釀,涵育了天地的菁華,而後它成了一枚果,飽滿而豐實,繽紛而美麗。
您會喜歡《慢讀元曲》嗎?真心希望能得到您的青睞,更由衷盼望能為您平淡的生活鑲上一道華麗的金邊。
生活,是值得期待的。能活著,就是一種美好。
有一次,我搭計程車,和司機先生閒聊。那天,或許他的心情不好,從交通亂象、失業人口、藍綠惡鬥……沒有一樣讓他滿意,越說越是沉重,末了,他的結論是「活著,真沒意思。」我跟他說:「可是,人身難得。」他卻突然頓悟了,頻頻點頭說:「對對,想想看,如果是豬,吃廚餘,喝餿水,養大了,被賣、被殺,豈不是更可憐?」最後,居然出現了一個充滿光明的結局:「我們都應該活在當下,珍惜此生。」好有趣,真是始料所未及。
在我眼裡,有很多司機先生能言善道,都是生活觀察家或街頭哲學家,開著車遊走四方,見多識廣,頗有意思。
我常把生活中的小故事寫下來,因為他們都太真實了,充滿了生命力。有時候,也拿這些故事來和唐詩、宋詞、元曲搭配,讀者們也喜歡。我如何知道呢?有些是朋友們反應,而銷售的成績也會說話。
在慢讀系列以前,我出版了六十本書,不能說銷售得不好,也不能說讀者不喜歡,但是在《慢讀唐詩》上市後……
我的文友清標就跟我說:「要特別恭喜妳,實在是寫的太好了,讓唐詩落實到生活裡,這麼別出心裁的寫法,的確充滿了創意。」
作家蔡碧航說:「把詩人寫詩時的心境娓娓道來,再接續起自己的心領神會,千古會心,多麼難能可貴。」
網路上的稱揚更多,小仙子說:「散文和唐詩的結合,讓人目不暇給,的確溫柔敦厚,洋溢著典雅和清新。畢竟是文學的根柢深厚,信手拈來,成績卓著,令人驚嘆不已。」……
《慢讀宋詞》推出以後,所得到的回響更遠超出我的想像。
從來自視很高的學長給了這本書很不錯的評語:「寫的非常好,建議再寫一本。」
我的作家同學陳維賢說:「妳應該繼續寫宋詞。」她一一指陳此書的優點,包括她特別偏愛的幾篇,例如:〈星星的眼睛〉、〈四季有花香〉、〈思念的重量〉和〈悲歡渡口〉。又說:「一點也不輸《慢讀唐詩》,原來,你也適合來寫宋詞。」
三慶教授說:「真是佩服妳的敏感觸覺與快筆。」
一瑾教授說:「讀你的書總讓我沉思不已,空氣裡瀰漫著回望的馨芬。」又說:「外子超喜歡的,他說,你的文筆真好,而且讓他終於知道那些名句的出處了。我會將大作列入學生主要參考書書目,再度謝謝你.。」
淑芬說:「前兩週託姊姊帶了一本您的大作《慢讀宋詞》回台中,送給媽媽當生日禮,因媽媽都不收我們的禮物,又超愛看您的書,所以這是最佳的生日禮物。媽媽一直誇讚您心思細膩,她說好喜愛唐詩和宋詞這兩本書。您的書,讓媽媽生活在美的意境與知識的探索中呢。」
文友甲麗說:「發現與琹涵以往的勵志風格不同,此書抒情風很重,非常情深意濃,很感人。」又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將古典詩詞與今人的遭遇、故事、心境相聯繫,實在是文學創作上的一大新發明,誠前人之所未有。書中多首宋詞是我深深喜歡,經常吟詠的。而友人的故事也讓人感動喟嘆。以作者之年紀和經歷,知道這麼多的人生故事與情感,終能成此情深意濃、耐人回味之作品。猶記大學時代葉慶炳教授說:作家與常人之不同是,能將痛苦化為創作。不似一般人就僅白白痛苦而已。當然這些大多是他人之故事,不一定是琹涵自己的故事。但她能化為文字,就是了不起,不愧是著作等身者。這種古典文學的書能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真令人興奮。一方面是作者功力深厚,另一方面也表示社會上還有人喜歡古典文學。恭喜琹涵。」
更多的回響,來自國文老師們:
有人說:「謝謝,能讀到這麼好的書,多麼教人感動。當初也曾情意殷殷,在現實生活裡卻一一受到了磨損,藉由這本書,有很多新的省思,希望重拾初心。否則,再一遲疑,恐怕就真的晚了。」
有人說:「宋詞的優美,是因為和生活相結合,帶給我們更深的感動。」
有人說:「給了宋詞不一樣的面貌,字字扣人心弦。」……
非常謝謝來自各方的許多鼓勵,如果那是星光,早已閃爍了整個夜空;如果那是花朵,必然繽紛了整個大地。
對於一個辛勤的筆耕者來說,那是太過豐厚的報償。在茫茫的人海裡,我苦苦尋覓的,不就是這知音的眼眸嗎?
《慢讀元曲》是我在這美麗的秋光裡,獻給您的一枚果,真心希望您也會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