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曝光] 慢讀元曲,中國文學與人生際遇的交會之光:專訪琹涵老師

文章來源:誠品站
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510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然而,在這些文學寶藏中,你是否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動?

曾任國中教師的散文作家琹涵,運用深厚的國學底子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交融寫出了《
慢讀唐詩》《慢讀宋詞》。雖然古典詩詞已存在千百年歷史,然而其中雋永的情意卻能跨越時空,和今日的感懷互相呼應。

笑稱自己是「用功與快筆作者」的琹涵,在這個涼爽的秋日,推出了慢讀系列三部曲的終章《
慢讀元曲》。和前兩本書一樣,先介紹元曲的來由和特色,個人生活點滴與元曲相契合,每個篇章都是一些人生感悟。

在本書中,洋洋灑灑地收錄五十一篇的散文隨筆,是如何蒐集成那麼多人生片段與古典詩詞呢?對於畢業於中文系所的琹涵,古典詩詞本不是問題。

隨手紀錄美麗詩詞

「唐詩、宋詞、元曲本就是中文系必修課程,只是讀得多不多、深入與否。趁著撰寫這三本書的機會,能夠再讀一次,受惠的是自己。當一個中國人有這些文化寶藏相伴,足以致富!」

琦君讀到了喜歡的詩詞,會用小冊子紀錄下來;琹涵也學到了這個好習慣。琹涵說:「我覺得可以常常接近這些美麗的事物很好,透過手寫詩詞的方法,也能內化到心靈當中。這或許是我能夠在生活中信手拈來古典詞曲的原因吧!」

通常都是什麼時候閱讀和紀錄呢?琹涵說:「我會利用生活空檔的時間來閱讀,時間不定,可能是清晨的幽靜時刻或工作完畢的空檔,挪出一天生活中的一小時,悠閒地讀,便能從這些詩詞中喚回美好的感覺。」

琹涵過去的六十幾本作品中,總是富有積極正向的意涵,非常「勵志」,在慢讀系列中,抒情和感懷的風格和過去頗為不同,然而仍是帶著她的「正向思維」。

對於這種風格的轉變,琹涵笑說:「正面思考的特色和我的成長背景有關吧!我從小喜歡閱讀,童年時生活比較窮困,不太有錢可以買書,但母親會帶我去圖書館,這讓我一生收惠良多。我的父母也是善良、認真、務實、與人為善的人,我和弟妹們都承襲了這種陽光個性的天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