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書評] 「或許我(們)不配」── 讀《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摘自《MUZIK 謬斯客.古典樂刊》第60期】

文︱湯舒雯/新生代作家

        如果你和我一樣,從小看迪士尼與宮崎駿動畫電影長大,因此日後可能也未曾忽略、甚至難以抗拒讓電影配樂在觀影中壓倒性地介入,然後隨著時間的教養、累積的品味,從東方到西方,從好萊塢到歐洲,你很可能也和我一樣,日益在心裡私房了一份電影配樂大師名單。那麼我有把握莫利柯奈(Ennio Morricone)必定會榜上有名;我們很難不是莫利柯奈的粉絲。
        
        我一直相信,對一位真正的藝術家而言,只要列出他的作品,就足以說明所有事情。半世紀以來,莫利柯奈完成超過五百部配樂作品,類型橫跨劇場、電台、電視與電影,性質包括流行音樂與絕對音樂;其中九成是電影配樂。在那些你我如數家珍的電影中:《荒野大鏢客》(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1984)、《教會》(The Mission, 1986)、《鐵面無私》(TheUntouchables, 1987)、《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2000)、《真愛伴我行》(Malena, 2001⋯⋯沒有人能不提到它們的音樂,作曲家卻總是與奧斯卡的電影配樂獎擦身而過。也因此當2007年奧斯卡終於以「終身成就獎」推崇了莫利柯奈的貢獻,樂迷還是忍不住要多抱怨兩句:真是遲來的肯定。

        但是作為中文世界裡第一部莫利柯奈訪談紀錄,有如寶典,來得再遲,也不容錯過。在序言中、在側記裡,在QA,主筆的安東尼奧.孟達(Antonio Monda)所流露出來的,往往無非就是一個你我一樣的小粉絲(即使他本身亦是著名的導演、編劇、製片與作家),面對著尊敬的偶像,努力想問出夠水準的問題,卻又無法掩飾地著迷於那些經典的作品,且對大師的日常、以及大師如何評價其他大師充滿好奇。

@「老實說,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大家都只知道我是做電影配樂的,覺得很痛苦。」──莫利柯奈(Ennio Morricone, 1928
      其中幾個動人的片段,包括莫利柯奈談起導演培特利(Elio Petri)開過的一個玩笑,卻是他配樂生涯的重要一課。那是培特利曾在試片時,突然捨棄莫利柯奈為電影量身打造好的配樂,改以他過去的作品取代。莫利柯奈描述他當時的心情:「我簡直不敢相信,我非常難過……我覺得他是為了不要讓我覺得丟臉,所以還是用我寫的作品。他用這個方法避免傷害我的自尊心,但我還是受傷了。……那十分鐘對我而言是一種折磨,試片結束後燈亮了,培特利用羅馬方言跟我說:『莫利柯奈,你怎麼老是上當?你寫了有史以來最美的音樂,我開你這個玩笑,你應該甩我兩個耳光的。』」莫利柯奈停頓了一會兒。他眼中閃著淚光,忍住激動情緒繼續說。「那是很重要的一堂課。我明白了為什麼導演才是電影的主人,而我們音樂家是為他服務的。幸好我是在他選擇了正確音樂的時候搞懂的⋯⋯。」

        另外一個溫柔而美麗的時刻, 主角是冷面導演狄帕瑪(Brian De Palma):「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他的回應總是很精簡,讓我以為他並不滿意。我準備回羅馬的那天晚上,他要求跟我碰面,雖然我的時間很緊迫,但我還是說好。他很堅持要過來找我。他要口譯把他說的話逐字逐句翻譯給我聽,他說:『我沒想到會有這麼美的音樂,或許我不配。』他眼眶含淚。口譯深受感動,我也一樣。結果我們三個人像愛哭鬼那樣淚眼汪汪的……」

        在「明白了導演才是電影的主人,而配樂家為其服務」的同時,仍要以一個音樂家的驕傲說著「他選擇了正確的音樂」。而「這麼美的音樂,或許我不配」真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的、一位導演對一位配樂家最崇高的讚美了。

        然而,對於「絕對(assolutto)音樂家」身份,始終仍有執著的莫利柯奈,他所謂的「絕對音樂」,自然是相對於配樂而言,「由作曲家一個人掌握,不需要滿足電影或導演的需求」的音樂創作。他甚至不諱言自己會因為只以配樂家身份被記憶而感到失落。這樣的心事對廣大樂迷而言,畢竟是即使得知,也無法介入的。莫利柯奈一向誠實而不畏於掃興。所以當他說:「《荒野大鏢客》是李昂尼(Sergio Leone)跟我最糟糕的作品」,我知道,那和他說「事實上沒有靈感這回事。要捲起袖子才會有藝術,而且還得『埋頭苦幹』。」一樣真心。

        今年五月,我前往了波蘭古城克拉克夫(Krakow)參加第四屆國際電影配樂節。繼前幾屆包括《魔戒》的霍華‧休爾(Howard Shore)、《蜘蛛人》的丹尼‧埃夫曼(Danny Elfman)、《駭客任務》的唐‧戴維斯(Don Davis)、《臥虎藏龍》的譚盾等堅強陣容;今年受邀的音樂家包括了日本吉卜力動畫的久石讓、電玩《太空戰士》的浜渦正志,《神鬼奇航》的克勞斯‧巴德爾特(Klaus Badelt)等。而莫利柯奈的作品,則是早早就當仁不讓地被請上了第一屆的首場次節目。這樣一個少見的、以電影配樂為主的音樂節,爆滿的會場,虔誠的聽眾,之中或許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樣,並不完全觀賞過這些配樂原為之服務的每一部電影吧。可是那些因樂音而起,在我們腦海中各自補完的,卻是不輸電影的風景。即使是曾搭配著影像一起被經驗的配樂,也會有自己的生命;成為了誰的絕對音樂。我想起的,是〈黛博拉之歌〉 Deborah’s Theme)、是〈賈布里耶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是〈淘金熱〉(Ecstasy of Gold)、是〈愛〉(Love Theme)與〈奏愛〉(Playing Love⋯⋯

        一定有這樣的事情的。親愛的莫利柯奈。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絮語] 講個故事對我來說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它們自己活下來。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439.htm

文 / 吳明益


《天橋上的魔術師》對我來說不算個意外,卻像個魔法。因為這是一本說出來的小說,而不是寫出來的小說。

2011年初出版社為《複眼人》辦了一系列講座,其中一場我準備到有河Book談魯西迪。出了淡水捷運站,滿是異地遊客,與不少技藝不精,有點像是遊客突然決定賺點錢花用的,那樣程度的街頭藝人。那個景緻喚起了我腦中某個微小的聲音。

我走進小小的有河,看著聽眾入座,腦袋裡慢慢地編織起關於多年前,一個商場的小男孩在天橋上賣鞋墊,而他對面是一個魔術師的攤位的故事。演講一開始,我就講了這個故事。我看見台下的聽眾入了神,他們走進了這個故事,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他們走進了這個故事,而我則享受了魔術師般的掌聲。

第二場講座就在隔周來到,於是我又講了第二個故事,一個叫做〈九十九樓〉的故事。第三個講座我講了一個關於鳥的故事,不過我還不知道小說的名字。就像孩子蒐集零食玩具,我想說,啊,我有三個故事了。

回到花蓮我的課堂上,由於講座結束了,於是我答應我創作課堂上的學生,他們每周交一篇作品,我每周講一個新的故事。由是,第四個故事、第五個故事……第九個故事紛紛出現。這個些故事都根植於那個明亮又陰暗、熱鬧又寂寞、繁華又衰頹的商場、我多愁善感的童年、不肯說實話的扭曲記憶能力,和想成為小說家或是魔術師的秘密。因此我知道,講個故事對我來說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它們自己活下來,向我展示它們的樣子。一個學期之後,我覺得生活太緊繃,於是試著讓一切鬆弛下來。幾周後我開始從第一個故事開始寫,接著不知為何,就像吸鐵一樣,在腦中的故事逐漸各自吸附了一些細節,逐漸接近,也逐漸遠離原本想像的面貌,於是有時在深夜,故事裡的孩子們,或坐或站在我的書桌旁邊,要我把故事裡的他們,講給他們聽。

於是就有了《天橋上的魔術師》。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書評] 那些恍惚卻真實的故事,全都被喚醒了。

感謝博客來編輯的書評推介。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429.htm



魔術師思考了一會兒,用沙啞的聲音回答:「因為有時候你一輩子記住的事,不是眼睛看到的事。」
 
有沒有某件事,在你的回憶裡僅剩下模糊的輪廓,但其中總有某個謎樣的片段,某種執著的心情,某些懇切的相信,一直以來都根深柢固的存在著,甚至,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仍悄悄地茁壯......
       
在今年的華文創作裡,許多作家開創了各種多元的、獨具實驗性的寫作手法,如張萬康的《道濟群生錄》以古典章回小說的形式、自述老父生病過程的坎坷驚險、抗病壯史;賀景濱的《去年在阿魯吧》打造了一處虛擬的酒吧,為下一代註記了荒涼預言;劇作家紀蔚然機智幽默的《私家偵探》中,偵辦案件設計與生活的環環相扣,讓我們見識到了台灣推理小說的創作潛力。張耀升《彼岸的女人》則以其純熟的文字闡述深刻的人性共鳴,輔以虛實相交的衝突情節,讀來再再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眾多作品當中,有一本誠懇的書,將我們回憶裡,若有似無、恍惚卻真實的故事一一喚醒。這本書,藉由魔幻寫實的敘事,寫下九個孩子在中華商場的成長經驗。或許,你未曾到過中華商場,也或許你從未具備這些角色的某個身分,然而,一位猶如魔術師般下筆的作者,總有本事在你原先陌生的場景及角色中,喚起熟悉的情感。
 
這本書,是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提到吳明益,多數讀者自然直接聯想到的,不外乎蝴蝶、自然生態相關的創作。但其實,他第一本小說《本日公休》,便是以中華商場為藍本。執筆多年之後,吳明益彷彿回首觀照這一路,於是,有了這一本短篇連作,故事背景依舊,他也回到了最初創作的起點。
 
《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十篇故事,皆獨立成篇;然則當你讀完一整本書,它便又是一段記憶的總合。每篇故事或多或少圍繞著中華商場,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魔術師這個謎樣的人物,出現在每位故事主人翁的記憶裡,如家裡開鞋店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正是他腳上那雙髒兮兮的傘兵鞋。而他當時變的每一道魔術,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是不得了的奇蹟,就算大人和向魔術師買過道具的同學都已經說了,「攏是假的。」到頭來卻還是幾乎每個小孩都買了,畢竟有些事情,得親自試試看才是真實。
 
而真實,便是故事場景早在1992年就已拆除,對某些人而言,或許不復記憶,又或許從未曾存在。但吳明益透過故事重溫往日的同時,也用文字重建了那喧嘩的街道、老舊的圍牆、昏暗的商家,以及陰暗的角落。他的故事讓你覺得,彷彿你本來就認識商場裡的人,也親眼見識過那個不可思議小黑人跳舞的魔術,你會開始認真回想,自己的記憶裡是否也有一個天橋上的魔術師?
 
他筆下的人物不只是故事裡的角色,更像就生活在我們周遭,只要豎起耳朵,你會聽見唐先生拿起剪刀俐落地順著版型剪開布匹的聲響;你會記得湯姆曾經告訴你的,商場三樓女廁所最裡面那間,有一個「真的」按鈕;你可以想像躲在大象玩偶裝裡向外窺看的感覺,你知道整座商場都在八卦小蘭姐和阿猴偷偷地談戀愛。讀著讀著,你便想起了自己曾經非常要好的某個小學同學、兒時不敢接近的神秘人物、暗戀過的對象、甚至是第一次面對離別時的場景......我本想說,《天橋上的魔術師》讓我們憶起許多事情,但更精確且貼切的形容應該是,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寫進了故事裡。吳明益揉合故事與回憶,重建了立體的空間與時間,而我們深受吸引。儘管在過程中,我們會不時懷疑,「這是真的嗎?」然而,這或許正是故事的迷人之處。記憶中的片段,加上一段後來的時光,以及長大後的經歷,緩緩地、不著痕跡地,形塑成每個人曾經守護在心中的故事。
 
在思索該用哪一個字代表這個故事時,我們想到了一個朦朧的字:「謎」。這個謎,不是那種亟待破解的謎團,而是隨著時光流逝,仍持續發酵的,可言說的,與不可言說的,記得的,與被遺忘的,令人著迷的「謎」。
 
吳明益在最後一篇〈雨豆樹下的魔術師〉裡提到「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然後,他又接著說了一個一直不敢跟任何人提起的秘密。而我多麼慶幸,因為吳明益有記憶、有失憶、心中有那些「謎」的存在,而堆疊出《天橋上的魔術師》這部難得的作品。
 
一位作家,藉由簡單且真誠的文字,讓記憶中的點點滴滴甦醒。而我們讀了,意外地發現自己也被嵌到故事裡去了,一如〈流光似水〉裡的那個商場模型,我們在細細瀏覽的同時,認出自己原來的模樣。
 
謝謝吳明益。他用有魔法的故事,為過往賦予了生命和溫度,召喚了被我們默默遺忘的所在。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書摘] 在臺灣,遇見一百分的感動:神社、溫泉旅館—花蓮南部令人懷念的風景(節錄)




神社、溫泉旅館—花蓮南部令人懷念的風景(節錄)

車站前的理髮廳與瑞穗溫泉

  隔天一早,我們告別了黃先生前往瑞穗。他送我們到玉里車站,還替我們準備了日治時代就有的土產—玉里羊羹,嚐起來雖然與日本的羊羹沒有很大的差異,卻有烏龍茶、鳳梨、蜂蜜等日本不可能出現的口味。像這種很有臺灣特色的羊羹,是很值得推薦給日本人的地方特產,我在撰寫旅遊指南時,也一定會強力推薦。
  瑞穗車站與昔日相比,變得更具觀光特色,有泛舟、溫泉等活動設施,備受注目。我們每到瑞穗,必定造訪的是車站前的理髮廳。自從我與這裡的老闆林滄源先生幾年前在公車上結識以來,一直維持著很親近的關係。他曾帶我們到瑞穗周邊的日治時代遺跡,在中秋節時也曾送了大量的文旦到臺北家裡。
  林先生年過八十,除了日語,還會說中文、臺語、客家話,連阿美族語、太魯閣族語都能說上一點。由於瑞穗這一帶有各種族群,聽說他是在與前來理髮的客人交談間自然學會的。認識了類似林先生這樣的人們以後,讓人更深感臺灣這塊土地的多元與特殊性。
  但是這天,很遺憾地林先生前去臺北,我們也就這樣錯過了。離開理髮廳之後,我們出發前往瑞穗溫泉。瑞穗的溫泉街也變了不少,以前這裡只有兩、三家溫泉旅館,而現今多了新的飯店,連時髦的餐廳也出現了。而其中一如往昔般未曾改變的,就是瑞穗溫泉山莊。
  沿著坡道向上走,在蓊鬱的樹木中佇立著一座木造旅館。旅館為日治時代所建,作為警察官招待所,當時被稱為「滴翠閣」。現今建物的基礎與往昔相同,鋪有榻榻米的和室也沿用至今。
  在櫃檯確認了住房的狀態後,洋房都客滿了, 只剩下和室房間,看起來和室在臺灣似乎不太受歡迎。旅館主人張東俊先生
說:「日本客人幾乎都想要住和室房間。」他帶我們到房間放下行囊。建築物本身已有年紀,但細心的維護讓房間住起來很舒
服。我躺在榻榻米上,它的溫柔觸感令人感到舒暢。山中涼爽的空氣進到屋內,我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等我醒過來時, 天色已經暗了。我想在晚餐前先泡個湯,便朝著小木屋的個人泡湯池走去,金黃色的溫泉水看起來很能療癒身心。這裡以傳聞具有生男功效的子寶湯聞名,泉水內含有鐵質,與空氣接觸後會氧化,產生金黃色的鐵鏽。這泉水的含鐵濃度似乎很高,連擦身體的白毛巾都染上了鐵鏽,讓人嚇了一跳。
  泡完湯後,在餐廳稍事休息時,只見張先生走過來對我們說:「這裡的溫泉與有名湯美譽的日本兵庫縣有馬溫泉是相同泉質喔。」有馬溫泉是日本很具代表性的溫泉之鄉,有透明無色的「銀泉」與金黃色的「金泉」兩種。與瑞穗溫泉相同的「金泉」,自古就贏得很高的人氣。

菸樓改造成的藝術家工作室
  隔天的早餐時間,我們在餐廳吃稀飯時,張先生又再度出現。他問:「今天要去哪裡呢?」因為我們想調查日治時代的遺跡,便問他:「認不認識熟知這塊土地歷史的老人家?」張先生說: 「 上年紀的人年年在減少,而健在的人大部分行動都不太方便。不如我帶你們去看看日治時代的菸樓吧。」
  日治時代,臺灣東部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許多從日本各地募集而來的日本移民,以及遷徙自臺灣西部的漢人移民被送到這裡進行開墾。這群人就算因水土不服飽受病痛,仍然將自己的人生寄予這片土地。移民村以稻米、甘蔗、菸草為主要作物,
開發較早的官方移民村以吉野(現今的吉安)、豐田、林田較廣為人所知,其他在長良、瑞穗、池上這一帶,共計有十九處移民村。
  當時,瑞穗的菸業十分興盛,現今仍有菸樓殘存各地,張先生帶我們前往的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經過了放置彌勒佛與佛像等藝術品的庭院後,菸樓的主人廖學勇先生出現了。廖先生是知名畫家,把這裡當作工作室,房子內部在三十多年前重新裝修
過,二樓用來乾燥菸草的房間,與地下室的菸草煙燻爐則保持原狀。
  根據廖先生的說法,這棟菸樓興建於一九三三年左右,於一九四六年由廖先生的父親,時任臺灣省菸葉耕種事業改進社花蓮分社的社長廖大道買下。幾年前,戰前所有人的兒子笠井先生來訪。很巧的是,由於廖先生很喜歡農民頭上戴的斗笠,所以將工作室命名為「笠園」,兩者都同有個「笠」字。雖然只是巧合,但似乎冥冥中有著無形羈絆牽引著。
  根據笠井先生的說法,他的父親早期移民夏威夷經營鳳梨園,因經營不善,於是在當時日本政府的獎勵之下,移民到瑞穗。戰後,他被遣返回日本時,對於自己被歷史作弄的人生感到十分不甘心。不僅是笠井先生,當時移民至臺灣的日本人,都懷抱著在此扎根的決心前來,最後卻被迫放棄這片流血流汗耕耘的土地。暫且不論昔日殖民地統治的是與非,我所感受到的是人生際遇的變化莫測與無奈。

深山,有一間溫泉旅館
  告別了兩人,我們前往最後一站,到瑞穗的另一處溫泉。朝著往山裡唯一的一條路前行,渡過紅葉溪之後,綠意就更濃了。接著再繼續往前行,走到底就可以看到紅葉溫泉旅社。這裡與瑞穗溫泉相同,也是戰前警察官的招待所。紅色屋瓦與綠色窗櫞,饒富田園風情的建築物,彷彿就像鄉間的學校一般。
  到了櫃檯,面善的老闆就站在那兒。以前我們曾數度到訪,受到老闆呂理文先生親切的招待。雖然這幾年都沒再來過,老闆卻還記得我們。
  建物內部,沿著長廊有數間房間與和室並列。之前到訪時,隔壁房間有貌似大學生的團體投宿,夜晚集合在房間內彈吉他唱歌,讓我回想到小時候在夏令營度過的時光,令人十分懷念。

  這一天,我們也選擇了個人泡湯池。在日治時代,日本人沿襲原住民族的概念,瑞穗溫泉被稱為「外溫泉」,紅葉溫泉則被稱為「內溫泉」,雖然兩處相距不遠,泉質卻迥然不同。這裡的溫泉無色無味,水質透明,為弱鹼性碳酸氫鈉泉質,入浴後皮膚滑順,通體暖和。


  泡完湯之後,遠眺旅館四周的森林深處,蟲鳴鳥啼不絕於耳,給人言語難以形容的神清氣爽。在這一帶,除了瑞穗溫泉與紅葉溫泉以外,玉里附近還有安通溫泉,那裡也還留有日治時代的木造建築。
  在處處都留有與日本或深或淺交集的花蓮縣南部,可以感到日本與臺灣之間難以割捨的牽絆。我們在旅遊指南中常用「雖然初次造訪,卻讓人感到莫名懷念」的字眼來形容臺灣,而花蓮縣南部正是這句話的最佳寫照。我想,這份來自於異鄉的鄉愁,或許正是臺灣最大的魅力吧。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本書174頁。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書評] 從外國人的眼看台灣,原來我們的土地這麼美。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355.htm

片倉真理,一個愛上台灣的日本旅遊作家,跟著丈夫一同走訪台灣各地,透過日治時代遺跡與其相關的田野調查,深入山林、平地與島嶼,為土地留下了珍貴的記錄,在《在台灣,遇見一百分的感動》中,涵蓋了人文、地理、文化、美景,她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台灣。

到日本旅遊,參觀過不少神社、寺廟,那寧靜神聖的氛圍,參拜時的莊重姿態,每每令人印象深刻,總感覺日本是個信仰虔誠的國家,但看在日本人的眼裡,原來台 灣人信仰之虔誠,才教他們懾服!片倉真理說,在台灣,除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廟宇外,而且不論規模大小,總是香客盈滿,而且台灣人只要經過廟前,必定雙手合 十佇足良久。平時沒注意,這樣提了出來,好像確實是如是。除了宗教信仰外,台灣人祈福的坦率實際,也令日本人感到有趣。例如平溪放天燈,如果是日本人,在 這樣的時刻通常會寫「學業成就」或「闔家平安」等抽象的字句,但直爽的台灣人倒是明明白白寫下心願:「我要賺大錢」、「希望股票大漲」…令人莞爾。

在片倉真理的手記中,也讓人發現了一個慢遊台灣的好方式--公車旅行。在台灣,鐵道旅行已蔚為風尚,流行了好幾年,但我們似乎都忘了「公車」這個與我們生 活關係更緊密的交通工具。在日本「公車迷」之間,台灣的公車之旅別具魅力,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花東海岸這段公路之旅了。連結花蓮到台東這一段路線,由 花蓮客運與鼎東客運經營,約莫一個鐘頭一班車,沿路盡是蔚藍的海岸線與翠綠的山巒美景,可以在途中下車,邊走邊玩。除了花東海岸,從基隆開始的東北角海岸 公車之旅,也是公車迷所大力推薦的。

看外國人的台灣遊記,總有許多超乎我們想像、令人驚奇的東西,讓我們再一次認識了生長的土地,也用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那些習以為常,甚至是逐漸冷感的事物,感動於是讓心熱了起來,原來台灣這麼美、這麼特別!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書訊] 天橋上的魔術師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天橋上的魔術師



吳明益作品
280
夏日出版 2011.12上市



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令人驚豔。難得看到小說呈現得這麼立體,這麼有現場感。如果作者單是在制式下的教育成長,而欠缺廣泛的生活教育的話,人性在各種場域的面貌是呈現不出來的。從扁平的小說界鑽出頭來的好小說。──小說家|黃春明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部十分迷人的作品,多年來,我已經很少被這樣誠懇與才華兼具的小說觸動、震撼了。……謝謝吳明益,他不只讓我讀到了結構精嚴的故事,也讓我重溫一回創作的執著與希望。對於一個多年沒有因小說而落淚的讀者來說,這是莫大的鼓勵與幸福。──小說家張大春

這本真誠的書將湮滅的那一切都召喚回來了。……這書是真的有魔法,當整個世代都已經習慣暴亂和刻薄的話語,當我們習於以憎恨取代信念,當我們慣常對時代投以鄙棄的眼神並以此為傲,我深深慶幸中華商場曾經住過這麼個小男孩,他有如此天賦能夠讓那時光再現,並且重新賦予質量和溫度……。──作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柯裕棻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本書簡介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特別邀請入圍2010倫敦卡通博物館年度年輕插畫家、愛丁堡大學駐校藝術家Via(方采頤),為10篇故事繪製插圖。



作者介紹
吳明益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有時候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長篇小說《複眼人》、《睡眠的航線》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另編有《臺灣自然寫作選》,並與吳晟共同主編《濕地‧石化‧島嶼想像》。

  曾兩度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誠品年度推薦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聯合報小說大獎等等。



精采目錄 
  • 〈天橋上的魔術師〉 
  • 〈九十九樓〉 
  • 〈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 
  • 〈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 
  • 〈強尼‧河流們〉 
  • 〈金魚〉 
  • 〈鳥〉 
  • 〈唐先生的西裝店〉 
  • 〈流光似水〉 
  • 〈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書評] 帶領我們進入魔術時間

袁瓊瓊(作家)

出處:中時開卷 2011-11-26
     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是本複雜的小說。有點像油畫,由顏料與色塊鋪敷而 成,遠看是一幅樣貌,近看又是另一種光景。那乍看似乎單純的平面圖像,靠近才會發覺它其實丘壑起伏。顏彩層層疊疊地覆蓋,並且重複描繪,幾乎完全掩埋了最 底最底層的事物原貌。然則不附加解釋的話,就像畫布底色,原貌其實是乏味的,甚至缺乏意義的。

     瑞蒙.卡佛在《論寫作》裡說:「每一個作家都存在著一個與他人完全不同的世界。每一個偉大的作家,甚至每一個還可以的作家,都在根據自己 的規則來構造世界。」卡佛這段話等於確認了作家有渲染、增減、修飾,甚至扭曲真實世界的權力。而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正是對於這個觀念的美好示範。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十段與中華商場天橋有關的精彩故事」。事實上,書裡的中華商場,無論主觀或客觀的來看,都絕對不是我們意念或記憶 中的中華商場。它徒具中華商場之形,甚至也包含了中華商場的傳說,某些特定人物,某些特殊行業……。然而,即使有這些,《天》書裡的中華商場依舊是個神 話。那是遠比實體中華商場更為神奇和美妙的地方。吳明益任意地,卻也不失虔敬地扭曲了這一切,包括這個地點、裡面的人物,甚至某些行業。他用孩子的眼光以 及童年回憶為藉口,構造這個若有其事,但是不大可能存在的世界。

     他描繪了卑微、殘缺、意外與痛苦,但是全都籠罩著神奇的光環。那些為現世所不見容的低微的人物與事件,在這光環中成為演示,像戲劇或像 夢,所有人生活著存在者,然而完全不真實,由於那囈語似的狀態,一切似乎便因此受到保護,永不被傷害。吳明益的敘述有驚奇感,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對一切的 美和醜陋都平視,並且驚奇。帶著孩童之心。

     我覺得吳明益多少師承了赫拉巴爾,赫拉巴爾便是對人世永遠懷抱驚奇的作家。如同赫拉巴爾對待他生存的世界,吳明益也賦予了中華商場另一種形貌,而這個神奇的形貌不容侵犯。

     〈鳥〉一篇中有段描寫,講述魔術師用算命仙的鳥來變魔術。魔術師用黑布蓋住鳥籠,掀開黑布時,籠裡的鳥居然死了。算命仙一時情急要去奪回鳥籠,魔術師攔阻,告訴他說:你如果動手,鳥就回不來了。

     在變魔術的時候,魔術師不許人觸碰他用來變化的標的物。他說:「因為那是在魔術間裡頭啊,魔術開始進行的時候,附近的時間會變得跟我們的時間不同。一旦有人用身體的任何一部份侵入這個時間,鳥就回不來了,留在那個時間裡。」

     這其實就是作家可以奉獻給世界的。帶領我們進入魔術時間。

     我過去沒有細讀過吳明益,讀到《天橋上的魔術師》極為驚喜。在上面那段《論寫作》的文字之後,卡佛是這樣寫的:「以上所說的與所謂的風格 有點關係,但也不盡然,它像簽名一樣,是一個作家獨特的,不會與他人混淆的東西。那是這個作家的世界,是把一個作家與另一個作家區分開來的東西。」

     我想吳明益已經有了他自己的,不容混淆的簽名。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書訊] 顧爾德:琴鍵上的祕密


怪異的天才,隱居、固執、一個慮病的炫技者
顧爾德:琴鍵上的祕密

馬克‧肯威爾著/劉宴伶譯
夏日出版/定價350

◎專文推薦:
顏綠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焦元溥/《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作
    者、資深專欄作家
愛樂推薦:
邢子青/陳冠宇/簡文彬/龔卓軍

本書內容有許多精采的討論,作者常常提出一連串的問號,然後一一抽絲剝繭,有如在一片陰沉的黑幕中,曙光般的逐漸明亮起來,問題也迎刃而解。
───顏綠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在所有文字遊戲與思考辯證之後,我們仍能從肯威爾的文字中感受到,顧爾德的音樂如何感動了他。那是他寫作本書的動力,照射萬花筒的陽光,也是超越一切哲學討論,顧爾德的終極魅力。
───焦元溥/《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談錄》作者、資深專欄作家
    在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上,顧爾德不只是鋼琴演奏者,他的全方位發展,更締造了「無可取代的傳奇」。本書作者從生活角度出發,讓我們重回顧爾德的生命中,看到這位傳奇鋼琴家,以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不朽的傳奇!
───邢子青/「愛樂電台Philharmonic Radio」資深節目製作及主持人

精采內容
『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古典音樂家之一』
葛蘭‧顧爾德Glenn Gould,1932-1982
一九六四年放棄演奏舞台,顧爾德轉而投身多種媒體:錄音、廣播、電視台和平面媒體。五十歲時,他英年驟逝,震驚了全世界,但他的音樂與遺作持續帶給世界許多啟發。
作者馬克‧肯威爾把顧爾德視為一位新銳的思想家,顧爾德對音樂的想法影響了自己的一生。他找到一個角度重新刻畫我們習以為常的葛蘭‧顧爾德,他筆下的顧爾德、不管是因著聲音或靜默,都是一位能夠帶領我們認識自己的非凡人物──卓然,更甚以往。

◎ 顧爾德音樂人生的二十一個主題:天才、演奏、寂靜、意識……
  顧爾德在一九五五年版的《郭德堡變奏曲》專輯錄製過程中先錄了二十一次,最後才決定開頭的詠嘆調如何詮釋。作者依法炮製,不採用慣常的單線直敘法介紹顧爾德,以「21」這個別具意義的章節數,展開對顧爾德萬花筒式的觀點,為顧爾德的生命提出二十一段詮釋。
每一段詮釋都為這位音樂家提出一個不同的觀察向度,都細膩地撫觸了顧爾德其精彩一生中所有和諧與不和諧的交錯狀態。本書透過顧爾德音樂人生中最感興趣、最具爭議、充滿深意的主題:關於天才、時間、孤寂、演奏、寂靜、意識……等許多大哉問的命題,與讀者進行對話。
    據說,寫這本書時,作者也曾易稿多達二十一次,每一篇書稿都呈現出一個不同的顧爾德。

作者介紹
馬克・肯威爾(Mark Kingwell
   哲學家暨評論家馬克‧肯威爾是十五本書的作者,包括暢銷加拿大的《更好的生活》(Better Lining)、《我們想望的世界》(The World We Want)及最新出版的《獵捕與釋放》(Catch and Release)、《具體的幻想》(Concrete Reveries)。
   目前肯威爾於多倫多大學哲學系擔教授,並為《哈潑斯雜誌》(Harper’s Magazine)的特約編輯,常在《皇后季刊》(Queen’s Quarterly)、《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等媒體發表專文。其中《具體的幻想》(Concrete Reveries)獲二○○八年作家信託(Writers’ Trust)非小說類獎提名。
【曾獲】
一九九六年政論類的史匹茲獎斯皮茨獎(Spitz Prize
二○○二年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的論文獎。

譯者簡介
劉宴伶
   台灣大學政治系、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所畢業。興趣寫作、翻譯,曾任雜誌編譯、駐外記者、專欄作家,具筆譯、口譯專業經驗,譯作散見雜誌期刊。關注議題廣泛,時尚、藝術、宗教、人文、歷史等;亦為顧爾德資深樂迷,著有《柏林灰色》、《漢撒橘色》等書,譯作《驚豔顧爾德》。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書訊] 在臺灣,遇見一百分的感動:片倉真理,旅的手記


愛上臺灣的日本旅遊作家-

片倉真理  旅の手記
在臺灣,遇見一百分的感動

1個小小臺灣,17段大大感動之旅
跟著片倉真理的腳步,一起享受臺灣的文化與美景吧!

我與臺灣這塊土地的交流,就像一壺酒越陳越香,我想我對她的熱情不會有結束的一天。──片倉真理

片倉真理/著
片倉佳史/攝影
許孟菡/譯
380
夏日出版 2011.12感動上市


首刷隨書附贈精美明信片 『新年祈福』一組3張,讓你看見不一樣的臺灣之美!

本書簡介

讓日本人感動的臺灣!
    長達半世紀的日治時代,在臺灣留下了許多日本文化遺跡,也讓日本和臺灣有了命運的交會。旅臺日本作家片倉真理在這樣微妙的熟悉感中,隨著採訪工作而深入臺灣各地。

以日本玩家觀點詮釋臺灣新趣味
      在臺灣生活很常被問到「最喜歡臺灣的哪一個地方?」但是對我來說,應該沒有比這個還要難以回答的了。理由是因為,臺灣不僅有許多深具魅力的地方,而每個地方都擁有當地強烈的性格特質,還有饒富深意的歷史與當地的人們的生活軌跡,除此之外還有與日本關連的歷史等,這些很難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片倉真理
 透過片倉真理感性的文筆和細膩的觀察,臺灣的風土民情有了不同的詮釋。
媽祖文化的點點滴滴,遶境、報馬仔、過轎腳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東北角的南雅村落成了神祕不為人知的能量場(power spot),水湳洞的採礦場遺跡也有如臺灣的布達拉宮一樣;而馬祖群島的美麗更可媲美地中海沿岸的景色。參加鐵道活動、原住民的豐年祭,臺灣島內四處悠晃及定點旅遊,臺灣的種種,在片倉真理的眼中都是新奇又有趣的經歷。

l           讚嘆慶典:平溪天燈和媽祖文化,都是值得珍藏的世界級慶典文化。
l           驚奇原住民部落:排灣族的收穫祭和卑南族的大狩獵祭帶來的不只是歡樂的氣氛,更勾起許多日本回憶。
l           驚豔離島:金門、馬祖和澎湖,都是不為人知的傳說仙境,尚未開發的天堂樂園。
l           島內悠晃:有時,在花東一個人搭著公車悠晃,四處瀏覽,也能找出平時未見的小確幸。
l           定點閒晃:在烏龍茶的故鄉鹿谷採茶製茶喝茶、在芒果的故鄉玉井吃芒果冰,果然是最棒的。

感動推薦
【專業推薦】

片倉真理小姐與夫婿長年旅居喜愛的臺灣,足跡深入各地並與當地居民真情交流,本書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寫對臺灣美景與文化的感動,特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能有更多人藉此發掘更多臺灣的美及感動。──交通部觀光局長/賴瑟珍

在臺灣生活多年的日本作家片倉真理筆下,我們很難不注意到她對臺灣原住民部落、離島及鄉村地區的好奇和熱愛。片倉小姐生動而細膩地述說旅行臺灣處處驚喜的體驗,讀者彷彿穿梭城鄉地景,跟著作者尋找臺灣的原始感動,共同拼貼出臺灣多元、自然、認真的幸福顏色。──臺南市觀光旅遊局長/陳俊安

【達人推薦】

拜讀過片倉佳史先生關於日治時代遺跡的作品,也有幸見過這對親切熱心的夫婦;漢文化有句話說「夫唱婦隨」,雖不知日文有沒有同樣的說法,可是真理小姐隨著先生,走遍了臺灣的土地,憑藉著女性的細心觀察,看到臺灣文化更細膩的面貌。以旅遊從業者的角度,我常說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資產,就是民俗慶典、原住民,以及富有人文色彩的山海風景;很高興地,從真理小姐的書中,印證了這些觀點。──資深部落客、國際領隊、雄獅主題旅遊經理/工頭堅

片倉真理小姐的描述非常真實,她就像是一位冒險家正在探索充滿未知數的一切,而最後都能有滿滿的知識收穫和心靈上的提升,我也能夠完全瞭解在當下的文化氛圍中會讓人感到多麼開心。──電影《練習曲》主角/東明相

「用心去感受妳四周的空氣。」這是片倉真理學姊和片倉佳史學長曾經送給我的一句話。這本書裡,他們細膩的觀察和親切的描述,令人似乎置身在現場,不僅讓我再次被臺灣感動,也深受他們感動。──民視主播、記者/翁郁容

在異國文化成長的片倉真理小姐,與夫婿將臺灣視為新故鄉,用細膩的近身觀察,轉化為對風土與人情溫暖的感動,搭建超越文化藩籬的紐帶,「片倉流」的紀行,將誘發你我探索臺灣文化的新動力。──鐵道文化協會前會長/鄭銘彰

財團法人台灣觀光協會會長/周慶雄

作者介紹
作者/片倉 真理
1972年生,神奈川縣橫濱人,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1999年結婚後來到臺灣,在學習語言之餘,與先生片倉佳史一同走訪臺灣各地。深受臺灣的自然、文化、歷史、風土民情所吸引,頻繁往來於原住民部落與離島。現今透過進行日治時代遺跡與其相關之鄉野調查,為臺灣這塊土地記錄歷史。
現為片倉佳史的助理以外,也為日本國內女性雜誌與航空公司機內刊物撰文,並參與製作旅遊指南類書籍,希望能將臺灣的魅力介紹給更多日本人。最喜歡在臺灣街頭尋常可見的臺灣土狗,夢想是可以在臺灣鄉間生活。以前的筆名為「石野真理」,著有《食べる指さし会話帳》、《まっぷるマガジン台湾》、《ことりっぷ台北》、《Happy Happy Taiwan》、《新個人旅行台》等書(含共著),以及官方刊物《道東達人》、《南投達人》、《悠遊西拉雅》。

攝影/片倉 佳史
1969年生,早稻田大學教育學系畢業。學生時期就酷愛自助旅行,曾去過東南亞、中南美、歐洲等將近六十個國家以上。現在正致力於探索與記錄遺留在臺灣的日治時代遺跡,也繼續大幅報導有關臺灣的地理、歷史、原住民風俗及美食等主題。由於喜愛臺灣的風土民情,曾撰寫超過三十五本有關臺灣旅遊的導覽書籍。著有《台湾に生きている日本》、《台湾 鉄道の旅》、《観光コースでない台湾》等書。在臺灣則出版過《臺灣日治時代遺跡》、《台灣土地.日本表情》、《台灣風景印》等。
個人網站:http://katakura.net/

關於譯者
許孟菡
自由撰稿人,以書寫翻譯為業,熱愛旅行美食與生活,與日籍伴侶居住於臺北。
譯有《日本文具設計大揭密》、《派&甜塔:容易學,輕鬆做!滿足你的味蕾,傳達你的心 》《Pierre Herme寫給你的法式點心書》等書。並為潮人物雜誌專欄撰稿。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讀冊生活等各大通路均有發售,好評熱賣中!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書摘] 莫利柯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和克林.伊斯威特的熱情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和克林.伊斯威特的熱情(節錄)

奧斯卡獎
剛才你讓我聽你寫給帕索里尼的音樂時,我的眼睛一直盯著奧斯卡獎座看。
那是很大的成就感,很高的榮耀。

之前你入圍五次奧斯卡……
我記得很清楚:《天堂之日》、《教會》、《鐵面無私》、《豪情四海》(Bugsy)、《真愛伴我行》。

哪一部片沒有得獎最讓你感到失望?
《教會》,也是因為那年得獎的是一部很美的電影《午夜旋律》Round Midnight),但它有一半的音樂都不是原創。我記得宣布得獎名單的時候,觀眾席上一片譁然,後來有人告訴我,那個結果不是藝術考量,純粹是機運。我希望那個說法不是真的。

你得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時候,什麼是讓你覺得最窩心的?
我跟你說過的,克林.伊斯威特讓我很感動,他在義大利文化中心為我辦的晚宴上意外現身。還有昆西.瓊斯(Quincy Jones)打了一通電話給我,我永生難忘。還有華倫.比提(Waren Beatty)。我記得他在另外一個頒獎典禮上說,每次我們合作,我都會寫遠遠超過他需要的主題音樂給他,逼得他只好一直拍新片,才能把所有音樂都用完。

你跟他合作的經驗如何?
非常好。不過,他只有拍《選舉追緝令》(Bulworth)的時候身兼導演。他一手全包《愛你、戀你、想你》(Love Affair )的拍攝工作,但沒有掛名導演。至於《豪情四海》是一部很美的電影,導演是巴瑞.李文森(Barry Levinson)。我記得那時候華倫.比提帶片子到我羅馬的家給我看,但是他有嚴重時差,在沙發上就睡著了。他一醒過來就要我幫他寫他在《選舉追緝令》中飾演的參議員即興rap 時的音樂。

華倫.比提是個怎樣的人?
很有魅力。長得帥,討人喜歡。我能理解他為什麼會是萬人迷。我們後來變成好朋友,聚會的時候他會帶太太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一起去。

跟李文森合作《豪情四海》的經驗如何?
很好,不過他跟義大利導演的工作模式很不一樣。他很實際,會從藝術和導演角度去思考如何處理一幕戲。不會廢話連篇、夸夸而言談藝術。很多時候,這樣其實比較好。我在他這部電影裡模仿我自己原本為菲爾.喬安諾(Phil Joanou)某部電影寫的配樂,是很具實驗性的作品。喬安諾對此大表不滿,只差沒有公開抱怨我重複使用。其實已經經過轉化,但還是認得出來。

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有沒有讓你在當時很受傷,但事後卻讓你成長的批評?
常常發生,我盡量聆聽並學習。例如我跟艾德・林恩(Adrian Lyne)合作《羅莉塔》(Lolita)的時候,我用鋼琴彈配樂給他聽,他說:是不錯,但不夠雋永。我回他說:你現在說不準。但我還是全部重寫,最後的成果的確比較好,我們兩個都很滿意。

你遇過導演最奇怪的行徑是什麼?
約翰.卡本特(John Carpenter 在拍《突變第三型》(The Thing)的時候找我,我問他為什麼,因為他向來都是用電腦合成幫自己的電影配樂。他回答說他愛上了《狂沙十萬里》的配樂,讓我看了片子,然後什麼指示都沒給就走了。我傻眼,心想他到底是太過靦腆、出於尊敬,還是什麼?我寫了十二首,每一首都很不一樣,接到製片很熱情的一通電話,後來卡本特只用了一首,專門為電腦合成寫的那首。

莫利柯奈想到卡本特,忍不住笑了。
卡本特很古怪,但很友善。我剛才跟你談《羅莉塔》的時候,想到電影《OK,康納萊》(OkConnery)的製片薩巴特羅(Dario Sabatello),那部義大利版的007 電影導演是迪.馬提諾(Alberto DeMartino)。薩巴特羅在合約裡寫說,他要的配樂是地中海風,要流行,而且一定要造成轟動。我自然拒絕簽名。

時間不早了,我往門口走。莫利柯奈說:我還沒有請你喝點什麼。
我微笑,伸手擁抱他,轉身下樓。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轉載] 莫利柯奈:評審真傷心



莫利柯奈:評審真傷心 

原文出處:藍色電影夢

當代最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美國要屬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歐洲則是莫利柯奈(Ennio Morricone),約翰曾經獲得四十五次奧斯卡提名,得獎五次;莫利柯奈曾獲四次奧斯卡提名,得獎零次。

我無意以輸贏論英雄,不管是45:5 或者4:0,都只是數字統計遊戲,不是藝術天平上的秤重砝碼。而且,電影獎究竟要頒給誰?坦白說,很唯心,沒有客觀標準,就像你很難想像約翰.威廉斯自從《辛德勒名單》之後,就再也不曾得過奧斯卡獎了,但是他在21世紀所交出來的音樂成績單,從《哈利波特》《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到《藝妓回憶錄》,難道會比其他得獎作品遜色嗎?同樣地,莫利柯奈的《新天堂樂園》和《四海兄弟》卻連奧斯卡提名的機會都擠不上,這又算是什麼樣的評審眼光?

比較有趣的是莫利柯奈在「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這本訪談錄中提到了他在1984年擔任坎城影展評審的心得。

那一年的金棕櫚獎頒給了德國導演Wim Wenders的公路電影代表作《德州巴黎(ParisTexas)》,還記得《德州巴黎》後來在台灣上映時,反應兩極,有人讚譽有加,推崇為經典;有人則是看沒五分鐘就沈沈睡去,卻因為面對著金棕櫚獎的金澄光環,不敢斥為悶片,只能消遣自己格局不高,看不懂藝術片。

我不知道莫利柯奈有沒有睡著,我知道他很不喜歡《德州巴黎》。他真正力推的作品是Marco Bellocchio執導,由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主演的《亨利四世(Enrico IV),盛讚該片是Bellocchio的最佳作品,卻被評審團主席狄.保嘉(Dick Bogarde)酸了回去說:「可想而知,其他的有多差。」

莫利柯奈想必是溫柔敦厚,不善辯論,可是要做電影獎的評審,不懂得慷慨陳詞,不懂得合縱連橫,最後必定是一肚子委屈,因為沒感覺的作品拚命獲獎,力保的作品卻得不到共鳴。

莫利柯奈在書中對於《德州巴黎》只有簡單的一句評論:「不太能說服我,我支持的片子在所有獎項中全軍覆沒,讓我覺得很洩氣。」

看過《德州巴黎》的影迷應當不會忘記男主角Harry Dean萬里跋涉的憔悴神情,亦不會忘記女主角Nastassja Kinski壓軸亮相時的紅豔動人,更不會忘記Ry Cooder的長調枯寂樂聲,人生的寂寞與失意,說不出的萬千心事對照著荒涼大地的景觀,就此起了緊叩人心的音樂魔法,我實在很想聽聽同為作曲家,莫利柯奈究竟怎麼評論Ry Cooder的音樂風格與成績,只可惜,大師提到《德州巴黎》就有氣,「恨」屋及烏,不想多評,訪問者亦未緊釘問下去,留下了我心頭無解的謎團與歎息。

電影獎就會有得主,亦會有遺珠,得獎的人開心(最近的台灣電視圈卻是得獎人被罵得滿頭包,開罵的人卻未必真的看過得獎者的表演作品,因為他是黑馬),遺珠 則必定扼腕。但是很少人知道,當評審有時候亦很無奈,尤其自己一旦淪為人微言輕的邊緣少數,卻被迫遵從民主投票機制,去替自己不喜歡的作品背書,那還真是 心事誰人知呢,對照一下「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中的大師委屈,也許有更多的輸家就會釋懷了。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書訊]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電影配樂之神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他,參與長達半世紀的世界電影史,
左右了近500部電影的情感流動;
他,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
榮獲2007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肯定。


安東尼奧‧孟達著/倪安宇譯/336頁
平裝版360元/精裝版400元


王希文翻滾吧阿信》電影配樂家)
李永忻資深樂評人)
李欣芸音樂製作人
陳明章(南特影展最佳配樂獎得主)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
藍祖蔚影評人、臺北愛樂電臺《電影最前線》主持人
MUZIK 謬斯客.古典樂刊》
熱烈安可推薦


中文第一本莫利柯奈現身說法的訪談錄,
影痴樂迷的不容錯過的絕對首選,
讓瀰漫在光影中的感動樂聲,永不止息。


電影配樂靈魂詩人Ennio Morricone
艾尼歐莫利柯奈1928/11/10
今參與496部電影配樂。受古典音樂教育,畢業自羅馬音樂學院,主修小號、作曲。15歲開始學習作曲,經過各種不同音樂形式的淬煉,包括純粹音樂及流行音樂,曾經是唱片灌錄的樂團成員和指揮,也為劇場表演、電台、電視和電影譜曲。
1955年開始投入電影配樂工作,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Spaghetti Western》系列電影、《荒野大鏢客》、《狂沙十萬里》、《教會》、《鐵面無私》、《四海兄弟》、《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450多部電影配樂,啟發無數電影音樂的愛好者與創作者。其中,他與義大利導演Sergio Leone的合作是最精華的時期。
1994年,榮獲美國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終身成就獎,是唯一得到這個獎項的非美國電影音樂家。2007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原話呈現大師風範
全書由對談者Monda主筆、記錄,以Q&A的對話方式,讓人透過莫利柯奈大師所說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他的真實風範,彷彿在看一部莫利柯奈的訪談紀錄片。
莫利柯奈告訴我們的不只是他這一生和許多演藝圈重量級人物的傳聞、軼事跟秘辛,也告訴我們他對昨日、今日的音樂和電影的想法。他用輕柔和藹的聲音引領我們進入他的樂譜和「他的電影」那神祕的世界中,告訴我們成功的配樂是如何從無到有完成的,而且不只一次讓我們看到唯有藝術創作才會顯現的神奇奧秘:一個明明遠離夢想的人,卻能夠讓數百萬人做夢。
訪談內容以家庭及成長歷程為起點,談及莫利柯奈接觸電影配樂的過程、細數早期合作的導演及合作關係、對其他音樂大師的看法、回顧荒野系列電影及《新天堂樂園》的配樂過程、何謂完全音樂家、對生命及生活的看法、靈感與創作……等內容。訪談日期自20099月到20106月止。


本書特色
l         巨細靡遺了解莫利柯奈以第一人稱所敘述的生命歷程。適合電影迷、音樂迷認識音樂創作背後的小故事;了 解創作者的心境、理念與努力,鼓勵有夢想的讀者。
l         能同時看到知名電影導演及明星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l         全書採訪談式對話的方式,如師亦友的溫煦氣氛,彷如身歷其境,傾聽大師暢談創作過程。
l         曾擔任Morricone接觸過的譯者,也為書中內容增添多筆重要譯註,並撰寫精采譯序。
l         全書附有難得一見的Morricone生活紀念照。


關於作者
安東尼奧‧孟達Antonio Monda
任教於紐約大學,替義大利共和報、美國浮華世界雜誌撰寫專欄,。著作有《赦罪》(2008)、《選擇黑暗:十二個惡之故事》(2010),皆由孟達多利出版社出版。同時擔任編劇、製片及導演工作,目前定居美國。


譯者介紹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依隨你心》、《虛構的筆記本》、《魔法外套》、《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跟著達爾文去旅行》,2011年最新譯作《在美洲虎太陽下》等。
2009年莫利柯奈來台時,曾擔任莫利柯奈的貼身口譯,對於大師風範有最近距離的認識,再加上譯者本身的細膩文字,更讓人有如親見大師般的臨場感。


精采內容


電影音樂要簡單明瞭(節錄)
滿意與丟臉的作品
兩個小時後,我們再度碰頭。莫利柯奈讓我到他下榻的飯店套房找他。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賽剛結束,地主國南非隊原本領先,但最後跟墨西哥隊踢成平手。莫利柯奈看了這場比賽,但他期待的是義大利隊登場,時間是下個星期一。

我跟他說我想從義大利新生代導演開始談起。
我認為索倫提諾是最有才華的一個。我只看過他兩部片子,都讓我印象深刻:《愛的代價》拍得很棒,另外一部是《偶像》。有一次我遇到他,對他表達讚美之意後,我說:我是實話實說,我一點都不想跟你合作。他覺得很有趣,但我是認真的。

年輕導演中,你還欣賞誰?
我認為馬泰歐.卡洛尼也很優秀,《娥摩拉罪惡之城》是很重要的一部電影。

你對這幾年義大利電影的改變有什麼看法?

2011 2 月我做電影配樂就要滿五十年了。最明顯的改變是相較於以往,電影產量銳減。電影式微,電視崛起,電影的語彙也改變了,變得更菁英走向,這未必是件好事。

這些年來,你的電影配樂作品跟絕對音樂是否有時候趨近,有時候疏離?
當然,從《鄉間一方淨土》開始,我談到的所有電影都是這樣的。

有沒有哪一個導演讓你在音樂上有所收穫的?
其實,跟任何一個導演合作都會有收穫。每個導演都會給我不同的、出乎意料的東西,即便彭特.柯沃在《阿爾吉爾戰役》做配樂的時候,提出的想法非常嚇人,也同樣是一個刺激。後來我把他的想法譜寫成管弦樂譜,並發展出不同變奏,但原創者依然是他。

有沒有你不滿意的音樂作品?
沒有,老實說沒有。但我跟你說,當我看到《鄉間一方淨土》票房成績不佳的時候,我跟製片葛利瑪蒂提議說我願意免費重寫配樂。我自己非常喜歡原本的配樂,我認為那是我最好的作品之一,但是我不能對我的抽象音樂可能造成觀眾熱情冷卻視而不見。

如果我要你說出三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可能嗎?
我拒絕回答。因為不可能回答。

我辛苦工作了一年,我想我有權問這個問題。
莫利柯奈猶豫了很久,最後嘆了一口氣,決定讓步。
《教會》中的〈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四海兄弟》中的〈黛博拉之歌〉,以及托納多雷的電影《例行公事》、《海上鋼琴師》、《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三選一,或三個都選。

今天我想問幾個比較失禮的問題,再回頭談你特別欣賞的音樂家。
聽到這裡,我不覺得有任何失禮的地方。我很欣賞柯里維利,他是很棒的作曲家,我想我之前已經提過他的名字了。

對,但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學生。
安東尼歐.波切,在夫羅西諾內(Frosinone)音樂學院跟我學了三年。

你曾經發現過某些同儕受到你作品的影響嗎?
有,偶爾會,我也知道他們對這個影響的看法是什麼。

你有沒有已經完成的音樂作品被你丟掉的?
只有一次,薩奇在拍電影《搶孤》的時候,要求我做一段二十秒的音樂,來襯托劇中人物的心情:他站在一個空無一物的房間裡,他熱愛山,是鰥夫,肚子很餓,人很絕望。我試著把所有這些東西都放進去,結果是一段很可怕的音樂。僅僅二十秒的時間,電影配樂不可能傳達出太多資訊跟感覺。電影音樂需要簡單明瞭。我當時剛開始做電影配樂,還很天真,但我馬上就發現事情不對了。或許絕對音樂有可能做到,例如韋伯寫的那些小曲。還有一次,導演塔沙利為了電影《G 力》(Forza “G”)要求我做一段介在〈墨西哥進行曲〉和民謠〈巴薩諾橋之歌〉(Il ponte di Bassano) 之間的音樂,那時候我比較有經驗了,我跟他說:在這兩個之間選一個吧。』 」

有一次你跟我說,你寫了一首曲子叫〈Go-car 賽車扭一扭〉,覺得很丟臉。
那首歌寫的真得很糟,但是今天就坦白跟你說吧,那不是唯一一首讓我覺得丟臉的曲子,我指的是流行曲……。

我想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請告訴我還有哪一首……?
喔,還有一首歌是為義大利歌手米娃(Milva)寫的,歌名是〈四件衣服〉(Quattro vestiti),滿糟糕的一首歌。你想想看,歌曲中間還穿插了一段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匈牙利舞曲,很恐怖。不只恐怖,比那還糟,是平庸。原始想法是作詞人兼唱片製作人米亞齊(Franco Migliacci)的,但我要為這首歌的失敗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