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書評] 望向大陸…驚見茫然錯置的「拆哪」

【聯合報╱記者 羅印冲】


     「中國景象就如同萬花筒,每轉一次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景觀,時而讓人驚艷、時而讓人疑惑,令人產生『我現在到底在哪裡』的茫然和錯置。」天津南開大學台籍副教授李政亮,透過流暢的文字,帶領讀者從流行文化、國族想像和日常生活等面向,洞察中國的輪廓和內裡。
     在他筆下,中國雜揉了讓人驚艷,也讓人困惑的各種現象。在北京或上海的商業中心,望著高聳的大廈,腦海出現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但時髦的廣告,不時與僵硬的政治宣傳標語,出現在社會各角落,讓人「認知不和諧」到了極點。
     從流行文化觀察,官方意識形態巧妙地和資本、巨星聯手演出,在娛樂的文化政治中狂歡,讓中國猶如一個文化實驗場。作家「韓寒」也許是個特例,他靠言論市場消費者的認同,得以與體制保持距離;但回過頭來看,沒有問題叢生的體制,哪來韓寒?
     在國族想像部分,作者用「電影」反思兩岸如何呈現彼此的圖像。從早期台灣電影中塑造的「反共意識」,到去年「父後七日」對上海商業形象的營造,中國圖像已有全新面貌。
     日常生活是最貼近民眾的觀察視角。作者以大陸幼稚園教育為例,所謂「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已成為大陸家長的夢魘。連進幼稚園都要奉上幾萬元的贊助費;但若只有錢、沒有「關係」,恐怕還是徒勞。
     大陸學生在高壓學習和無止盡的考試中喘息,但據調查,中國大陸孩子計算能力居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是倒數第一、創造力倒數第五;北京的孩子喜歡結交成績好的朋友,東京和首爾的孩子卻喜歡有趣的朋友。
     作者試圖透過本書,提供讀者在「市場機會論」和「軍事威脅論」以外,第三種看待中國的方式;上述兩種主流觀點,不僅相互對抗,同時也壓抑了另類中國觀的可能。作者說,只要另闢蹊徑,就能看見想像框架外的中國,這也是他寫作的初衷。

【2011/10/02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6626334.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